本司根據忠誠用戶在養殖關鍵流程中的成功心得與經驗,特編撰《金剛蝦養殖的風險分析與風險控制》,誠望對您警惕養殖風險,化解養殖風險有所幫助。
技術服務熱線:賴老師:15248975763 黃老師:18889214180
前言
眾所周知,目前金剛蝦養殖形勢大好,并引起養殖熱潮。
經走訪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區域,我們與養殖戶交流得知,養殖成功的大有人在,養殖失敗的也不在少數,所以金剛蝦養殖亦存在著很多風險。在跑塘與養殖戶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
成功的養殖戶,都有這些共同的特點:善于充分運用系統的思維和系統管理指導養殖生產,注重細節,腳踏實地,樂觀闊達,善于學習,舍得花成本,他們知道“有舍才有得,只有舍得投入,才能保障產出,保障品質,最終才能保障效益”。
而失敗的養殖戶也有這些共同的特點,即:在養殖過程的現場管理中充滿了隨意性,即時性,盲目性,粗放性,混亂性,而忽視了系統管理和系統控制的科學規律性。
如:金剛蝦鰓病,大家深知一旦爆發,甚至有翻塘危機。然而,在處理鰓病問題上普遍想到的都是消毒,殺滅病菌,最終結果導致病菌沒了,蝦也沒了....大家都忽略了,鰓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藍鰓”舉例,藍鰓是藍藻大面積爆發形成的,有些養殖戶認為金剛蝦對水質要求不高,藍藻對其沒有危害,不需要去處理。殊不知,就是因為這樣的思想使得藍藻爆發,引起藍鰓、白便等繼發性疾病,最終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梢?,要想養好金剛蝦,特別是持續的健康養殖,需知“養蝦先養水,養水先養底”,池塘的養殖環境“氧、藻、菌、水、底”間接決定著養殖對象體內微生態環境“肝、腸、胃、鰓、殼”的好壞。
整個養殖過程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切忌等到蝦發病了,才著急地去治療,切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學會“以漁換位,以漁為本”,要明白“重治標則標本不治,重治本則標本兼治”,要做到靈活運用五理“天理、水理、生理、藥理、管理”系統理念剖析問題、解決問題。
海南卓越以顛覆傳統,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的膽略,提出并倡導用養護與管理系統理念取代消殺(消毒、殺菌、殺蟲)和調改(調水改底)舊思維。經十六年的實踐證明,對促進可持續健康養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養護管理“十字經”
氧:養“氧”為根本; 肝:護“肝”是根本;
藻:養“藻”是關鍵; 胃:護“胃”是基礎;
菌:養“菌”是重點; 腸:護“腸”是核心;
水:養“水”是核心; 鰓:護“鰓”是關鍵;
底:養“底”是基礎; 殼:護“殼”是重點。
系統管理“十字經”
1. 天理:(氣候環境:掌握分析一周內氣候的動態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可能對藻相,水質和養殖對象帶來的應激影響);
2. 水理:(池塘環境:掌握分析池塘藻相,水質指標,底質等因素的動態變化對象帶來的應激影響);
3. 生理:(養殖對象的生理環境:掌握分析水生動物體征動態的變化可能產生的病兆);
4. 藥理:(用藥環境:掌握用藥原理,制定用藥與池塘環境和養殖對象體征相適應的用藥方案,以避免發生藥害,盡可能提高用藥的有效性);
5.管理:(養殖的現場管理:加強對養殖現場操作人員的技術,責任和管理培訓;池塘硬件設施的科學布局;水質底質的養護與改良方案與措施;飼料投喂的管理與適時適量控制;氣候影響的預測與防控改善;水產投入品及藥物使用的關鍵技術;養殖對象體征變化的監測與防控等)。
金剛蝦養殖“八字經”
“水”:水要活、爽。
“種”:放養苗種品質優、數量足、大小均勻,活力好,能掛壁,蝦體顏色一黑到底且不攜帶病毒病菌。
“餌”:餌料充足,營養全面,避免相互殘殺。
“溫”:適宜的放養溫度,有利于更好更快的生長。
“鹽”:適宜的放養鹽度,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輪”:輪捕,有利于減輕池塘負荷,提升金剛蝦長勢。
“防”:以防為主,防重于治。
“管”:實行科學管理,養護水質與底質,健康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