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yluz9"><center id="yluz9"></center></dd>
  • <th id="yluz9"></th>

    <ol id="yluz9"></ol>

  • 養殖寶典
    聯系我們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998-2399
    電話:
    0898-65900372 67440992 
    67440993 13519881663 
    13876006683 13518818238
    傳真:
    0898-65780928 
    華南辦:
    0756-5516139 13318970122
    網址:
    www.889268.com 
    (中文實名:卓越水產)
    E-mail:
    h1nzhuoyue@126.com
    海參養殖技術 
    健康高效成參養殖的細節管理和關鍵控制技術(一)
    作者:小編 日期:2022-01-23 點擊數: 

    成參養殖

    如何實現健康高效養參,除了需具備良好的水源、硬件設施和優質苗種外,還取決于日常如何系統防范風險(健康清塘、健康肥水、健康養護底質和水質、培植氧源、解毒排毒、防抗應激、健康投喂等),進而加強細節管理,實施關鍵環節關鍵控制。

    常見成參養殖方式有七種:①池塘養殖;②潮間帶沉籠、沉箱養殖;③室內控溫養殖;④圍網養殖;⑤淺海筏式養殖;⑥多品種混養(有參蝦、參魚、參貝、參蜇等混養方式);⑦大菱鲆廢排水養殖。

    其中,池塘養殖是目前山東、遼寧沿海最主要的養殖方式,本文著重介紹海參的池塘養殖技術。

    關鍵控制技術一.正確選址·科學建池

    一.選址:應針對海參的生理特征選擇建塘地址,避開養參密集區,選擇水域寬廣、潮流暢順,利于水體交換,能納自然潮水,適于海參攝食的基礎餌料生物豐富,尤其是底棲硅藻數量充足;遠離污染源、遠離淡水源(切忌選在河口處),鹽度常年保持在26‰以上,以巖礁底、較硬的泥沙底為好(保水性能好,餌料生物組成豐富)。池塘要求進排水方便,水深達到2米以上,池塘大小應因地制宜,一般呈長方形。

    二.建池:池塘優選建于潮間帶中、低潮區,壩高以小潮期間高潮時能向池內進水為基準,池深的設計應該為水位的調節提供空間,池底不能低于海水低潮線。須配有進排水系統,進水口和排水口應遠離,可設置在池塘對角線上,為提高水體交換率,盡可能避免設在水體難以進行交換的死水區。為保證池塘能自然進排水,進水口和排水口最好設高、低兩個進排水閘門,低閘門供清池排水用,建在參池底部的最低位,以使底層水體能夠排凈;高閘門基部以半潮潮位為準,以便利用潮差向池內自然納水,確保參池水流暢通,水質鮮活、餌料豐富。進水口用80~100目濾網套住,以防魚、蟹等敵害生物的卵及幼體進入;同時,在池塘進水口,應設置兩道攔污防油網,防止油污進入養殖池。對于進水不方便,鹽度不穩定,水質混濁的地區,應設蓄水沉淀池,其進水口用60目篩網過濾。

    三.棲息環境:根據海參的生活習性,為海參提供適宜的夏眠和隱蔽場所,利于提供餌料和水質優化,利于管理操作。

    ①人造參礁:池塘要投放一定數量的附著基,造礁材料有石塊、瓦片、空心磚、扇貝籠、人造海參礁、水泥管、框簍、編織袋等,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筑礁種類。附著基要相互搭疊、多層多孔隙,利于藻類的附生,并為海參正常生長提供良好的空間、餌料及隱蔽附著場所。

     養參小技巧:對于砂底、含泥量很多的底質,在養殖過程中容易形成孔洞、蟹洞、松軟淤泥,參苗容易掉進這些孔洞、淤泥而死亡,導致成活率很低,為此,應在池底及四周鋪設編織袋(展開拼接縫好)作為隔離層并用石頭壓緊,然后再投放附著基,這樣不僅能防參苗掉進空隙和軟泥,而且能保持池底透氣,就像給海參的家鋪上了一層安全的防護地毯。

    ◇ 養參小技巧:傳統養參,附著基多用石頭、空心磚、水泥管等,但較重不便于清塘,經實踐證明,用塑料管作為附著基,輕便成本低,尤其利于清塘。要求塑料管直接20厘米,長度50厘米,三至四個塑料管按人字形穿成一組,池底每平方米放一組,管口順著進水水流方向擺放,管口用石塊壓緊,塑料管表面要粗糙,便于底棲硅藻生長繁殖和海參附著爬行。

    ②移植大葉藻(海帶草)和大型藻類:包括裙帶菜、海帶、鼠尾藻、馬尾藻等,其中大葉藻對于改善海參生態環境意義重大,不僅可以為海參提供隱蔽場所,其葉片還可以作為稚幼參的天然附著基,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改善池底溶氧,進而凈化水質、改善底質、抑制有害藻類的滋生,同時葉片上附生多種多樣的微小生物,還可以成為海參的天然活體餌料。

    關鍵控制技術二.健康清塘,消除隱患

    一.清淤整池:

    海參是底棲水生動物,長年棲息池塘底部。底質和水質惡化是海參發病的主要根源。對于蝦池改建的參池,應選擇泥沙底質且要求進行清淤改造。養成3年以上的參池,由于長期積累的淤泥、糞便、雜藻等,更易引發細菌性疾病,清淤消毒尤為重要。

    ①老池:將池水排凈、清淤,特別要清除青苔、絲狀藻,翻耕暴曬或反復沖洗,必要時回添新沙泥。②新池:新建或新改造池塘應進水浸泡數日→沖洗→浸泡數日→沖洗→陽光暴曬,以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析出物。

    二.消毒:

    在放苗前一個月左右,要對池塘進行消毒。進水將參礁和附著基淹沒后,然后選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強氯精)、茶麩或安全無藥殘的產品如百安威、綠康露等全池潑灑。消毒前需要測一下土壤的pH值,若pH值偏低,每畝用35公斤茶籽餅浸泡后倒入45公斤生石灰水內攪勻趁熱全池潑灑;生石灰能殺死池塘中的野雜魚蝦蟹、病毒、病原體、寄生蟲卵及中間中間寄主,改良酸性土壤,增加水體中的鈣,提高水的堿度和硬度,增強水體緩沖能力;而茶籽餅因含皂解甙毒素,一樣能殺死野雜魚和某些病菌寄生蟲,培育水質。若pH值偏高,最好每畝用漂白粉10~15公斤消毒。設有蓄水沉淀池的,也用漂白粉消毒除害。

    三.解毒:

    投餌、排泄、藻類死亡、用藥,使得塘底有機物越來越多,加上頻繁“消殺”,底泥得不到有效的分解利用以致失去了自凈功能,失去了活性,造成底泥板結、發黑、發臭、發熱,越積越厚。謹記:在消毒1周后,選擇晴天上午先用解毒超爽降解消毒藥和殺蟲殺藻類藥物殘毒以及降解重金屬、亞硝酸鹽、硫化氫、氨氮、甲烷和其它有害物質的毒性。

    四.生物凈化→修復底泥:

    解毒2~3小時后,按5畝新生態2包加水直接潑灑(或用黑金神1包+粉劑活菌旺2包加水浸泡1夜后)進行生物凈化,分解消毒殺死的各種生物尸體及有機污染物,分解塘底有機質,修復底泥活性,避免二次污染,消除病原隱患。如不用有益微生物對消毒殺死的生物尸體進行徹底分解,清塘就不徹底,具抗體的病原微生物待消毒藥效過期后就會復活,并利用殘留的生物尸體做培養基大量繁殖。參苗如體質弱,病原微生物極易入侵參體引發病害。所以培育有益微生物種群,不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消除健康養殖隱患,而且能將塘底有機物和生物尸體通過生物降解轉化成藻類營養鹽,為日后肥水培藻和健康養護水質、底質奠定良好的基礎。

    上述清塘四關(清淤→消毒→解毒→生物凈化),關關重要!類似于建房打基礎,地基打得扎實,高樓才能安全穩固,否則,就有可能釀成“豆腐渣”工程的悲劇,養參也一樣,基礎細節做得不扎實,就會增加養殖風險,誘發各種病害。

    關鍵控制技術三.健康肥水,保健養苗

    放苗前的肥水培藻(俗稱施基肥)對養參非常重要:①肥水可以培養基礎生物餌料和有益生物群落,包括繁殖優良單細胞藻類、有益菌群、小型底棲生物等?;A生物餌料營養豐富,含有許多活性物,對強化海參營養、提高免疫力和抗逆能力有重要作用,并防止海參誤食有毒物質引發腫嘴。②良好的藻相還能起到產氧(藻類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溶解氧,水體中70%左右的氧是藻類產生的)、解毒(降低氨態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甲烷的濃度)、凈水(提高水環境的自凈功能)、穩定水質(調節透明度,高溫期緩解池水溫度升高)、抑制大型苔藻的生長(水太清瘦,透明度過大,陽光直射池底,利于大型苔藻繁殖;只有培養浮游藻類并占優勢時,降低水體透明度,才能抑制大型苔藻的生長)的關鍵作用。

    傳統肥水常采用化肥或生物魚肥、畜禽糞尿發酵肥,存在很多風險和隱患:生物漁肥和畜禽糞尿發酵肥用畜禽糞尿做原料非常不安全,畜禽養殖為防止瘟疫,無論喂料或飲水都要用疫苗和抗生素,養殖場地要經常性的使用消毒藥消毒,所以豬、雞糞尿中存在大量的化學藥品和抗生素殘留,也存在高抗性的致病菌。所以用所謂的發酵畜禽糞尿做成的生物魚肥對消毒清塘過的池塘造成二次污染——豬雞糞中殘留的化學消毒藥、抗生素、高抗性的病原微生物對參苗和成參都是潛伏的隱患;采用化肥或生物魚肥、畜禽發酵糞尿肥水會造成水質發紅發暗,底質腐臭發熱,青苔泥皮滋生,底部溶氧嚴重不足,致使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甲烷、重金屬及多種致病菌的嚴重超標,潛藏諸多養殖風險。

    培藻養參膏,采用國外先進技術生產,全水溶、無沉淀,不耗氧。其中所含的藻類必需的營養成份和微量元素,通過氨基酸螯合更容易被藻類吸收??茖W而嚴謹的工藝配方,能有效消除影響肥水培藻的障礙因素,增強肥水培藻和穩定水質的效果。

    完成了“健康清塘”四關(清淤→消毒→解毒→生物凈化)后,就要開始進水肥水培藻。

    一.培出穩定持效的優良藻相,需具備以下條件:

    ①消除各種障礙因素:圈中是否有草?原生動物是否太多?重金屬是否偏高?清塘殺蟲消毒的藥殘是否嚴重?這些都會成為障礙肥水的因素,需采取相應措施消除,同時使用肥水產品前須用解毒超爽解毒,優化藻類和菌類生長繁殖的環境,促進肥水效果;

    ②藻種:天然海水含有豐富的藻種,肥水前適當引進海水,其實就是引進藻種,利于培藻;

    ③光照和溫度:適宜的氣溫(一般要求15℃以上)和良好的光照是藻類繁殖的必備條件,選擇晴天上午肥水,效果倍增;但海參的攝食旺盛期(即快速增長期)在10~16℃之間,這個時期恰恰低溫光照弱,不利于藻類生長繁殖。六抗培藻膏、硅藻膏含有藻類激活素和光合素,在低溫(8℃以上)陰雨天環境下依然能激活、促進藻細胞分裂和繁殖,迅速培育繁殖海參所需的有益藻類。

    ④營養:藻類繁殖需要氮、磷、鉀、鈣、鎂、磷、氨基酸、腐植酸等營養元素,不同的藻類所需的營養組成部分也各不相同。六抗培藻膏、藻幸福、藻健康、特力鈣等產品主要培養硅藻、小球藻和綠藻等優質有益藻;

    ⑤補充有益菌:肥水培藻想穩定持效,取決于菌相和藻相的平衡,兩者共生于水體,就像“人”字一樣,缺任何一邊都不行,肥水時配合少量的優質有益菌(新活菌王、粉劑活菌王、新生態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常規健康肥水五部曲:

    1.進水:將原清塘的水排干,注入60~80厘米海水。一定用80~100目的篩網套在進水口處,防止魚蟹等敵害生物的卵及幼體進入;

    2.消毒:進水后,用百安威綠康露(1瓶2~3畝)消毒,消除雜菌和障礙肥水的因素;

    3.解毒:2天后選擇解毒超爽 (1瓶4畝)稀釋后全池潑灑,消除水體中的消毒劑殘留,絡合重金屬,利于藻類的培養。如天氣晴好,隔3小時施基肥;

    4.施基肥培育優質基礎餌料和水質:按8~10畝用六抗培藻膏5公斤+特力鈣1包+清源2瓶,在天氣晴好時浸泡2小時后全池潑灑,有條件的可以開動增氧機,促進水流及肥料的均勻,利于藻類繁殖。實踐證明,海參池將培藻養參膏配合特力鈣、清源使用,補充池底小肽、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培養底棲有益藻種,提高有機碎屑營養價值,豐富池底天然餌料,提高種苗成活率,明顯促進健康生長。

    由于北方水溫偏低,底棲硅藻繁殖較慢,所以要加大施肥次致,施基肥3~4天后加水至1~1.2米左右,按10~12畝用六抗培藻膏5公斤+特力鈣1包+清源2瓶追施1次,很快肥出茶色或草綠色理想水色。池水在放苗前逐漸加滿,水體穩定后,有益生物和硅藻得以大量繁殖,有益硅藻開始附著人工參礁,此時可進入投苗階段。

    5.科學追肥穩定水色:有時候養戶看到水肥起來了,但投苗后很快就變清了,就認為肥效不好,這其實是一個誤解:水剛肥起來時,很容易掉清,主要是因為剛肥起來的這些藻類參苗和輪蟲特別喜歡吃,而又未能及時補充藻類生長需要的營養,所以藻類很快被參苗和輪蟲消耗,直觀表象是水很快會變清。所以,為了維持藻類,穩定水色,必須依照適時、適量、均勻、少量、多次的原則科學追肥。在水肥起來后,可按8~12畝用新活菌旺1瓶+六抗培藻膏1桶混合潑灑穩定水質。

    三.影響參圈肥水效果的因素和對策:

    遇到水質難肥的情況時,養戶需耐心分析,找到可能存在的限制和障礙肥水的因素,一一消除,然后再施基肥:

    ①平時常用消毒劑、除草劑、殺蟲劑或者清塘時這類藥物用量過大:這些藥本身除了對有益藻類和生物種源有滅絕性的破壞作用,還長期在水體和底泥中殘留影響藻種的活性,造成肥水培藻困難;

    ②水體重金屬或藻毒素超標(如常用大菱鲆養殖車間的地下海水養參,水中重金屬偏高),水很難肥;

    原因①②的對策:先用解毒超爽(1瓶4畝)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的毒性,降解藥殘,優化藻類的生存環境,再施基肥。

    ③底泥板結:由于常用化肥肥水,特別是大量使用磷肥,使得底泥板結,生物活性差,肥效流失嚴重,而且容易起泥皮,同時化肥中的無機成分極易被圈底的大型底棲藻類吸收利用,造成青苔的大量繁殖生長,肥水十分困難;

    ④有大量臺藻類植物(青苔、海菜):肥水時這些大型苔藻利用肥的能力和速度較單細胞藻類要強和快得多,故越用肥,青苔海菜等反而長勢愈盛,肥水更困難;

    ③④對策:青苔太多,先用人工打撈一部分,然后,按4~5畝用新生態2包直接化水 (或用黑金神1包+粉劑活菌旺2包浸泡1夜)于晴天上午潑灑,青苔、泥皮多的地方適當多灑,阻斷青苔的光合作用,掠奪青苔繁殖所需養分,第二天施基肥。這種方法處理,安全高效;如用化學藥品消除青苔、泥皮,不僅不利肥水,而且會對參苗產生藥害,不宜采用。

    ⑤純沙底的參圈:不僅易漏水,肥易隨著漏水而流失,而且水質貧瘠,餌料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很少,海、淡水也易反滲進來,水質不穩定,都給肥水增加了不少難度。

    對策:在建池時可通過摻進泥土、投放石塊、移植海草和海藻等改良;如無法改良,則按10~12畝.米將六抗培藻膏1桶+1包特力鈣+1包黑金神+清源2瓶三者加適量水浸泡1夜于第二天上午全池潑灑。

    ⑥圈中有大量雙殼貝類(如蜢蟶、牡蠣、蛤類等)、海蜇、濾食性魚類(鰱魚、鳙魚等)、浮游動物(枝角類、橈足類),肥水困難;

    對策:徹底健康清塘,進水一定要用80~100目篩網過濾;如已有上述生物滋生,需先殺滅,殺完后,及時用解毒超爽(1瓶3畝)解毒,同時用六控底健康改底,然后再施基肥。

    ⑦水溫低、陰雨天、溶氧低、氣溫不穩定忽高忽低,這些天氣水溫低、光照弱,底棲藻類繁殖慢;

    對策:按4畝先用六控底健康1包+粒粒神1包解毒和增加底氧,然后再施基肥。另外,適當降低水位能提高水溫,對提高肥水效果也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⑧水源清瘦藻種少、水體缺乏基礎肥料,不能通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為藻類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鹽。

    對策:先用解毒超爽,再按6~8畝用酵素鈣肥1包+培藻養參膏1桶+黑金神1包加水浸泡1夜于第二天上午使用。

    ⑨池底淤泥多、有機物豐富,或者肥用量過大:這類池塘雖然肥分充足,但無法轉化成藻類生長繁殖所需的營養,需用活菌分解轉化。

    對策:先耙松塘底,然后按3~4畝將粉劑活菌旺2包+清源1瓶加適量水于上午全池潑灑。


    在線咨詢
    售前咨詢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售后服務
    0898-65900372
    欧美日韩A片一区二区三区
    <dd id="yluz9"><center id="yluz9"></center></dd>
  • <th id="yluz9"></th>

    <ol id="yluz9"></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