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控制技術十一 病害的防控
塘頭如何看蝦
來自:中國水產頻道
看蝦好比看人,第一眼看哪里不重要,但是要看得全面、由表及里,才能發掘問題,才能挑到好蝦!
一. 看外表
斷須
眼睛潰爛
1.蝦須:首先,判斷是否有斷須和須是否堅挺;其次,有斷須看須末端,白色一般為機械損傷;黑色一般為細菌感染。
2.額劍和眼睛:正常對蝦眼睛為黑亮、光潔,眼睛發紅一般為缺氧應激、底質惡化或細菌感染導致,可再利用小桶判斷,如果紅色褪去,則為環境因子導致的應激,反之為細菌感染;眼睛掛臟、潰爛,一般伴隨細菌感染。
3.頭胸甲:正常蝦的頭胸甲堅硬、與肌肉緊密相連、難以剝離、沒有白斑;頭胸捏后深陷,為軟殼;白斑邊緣規則,頭胸甲易和肌肉剝離,一般為病毒感染;邊緣不規則,呈魚鱗輻射狀,一般為病毒性白斑且伴隨細菌性白斑。
4.腹節:正常蝦體色晶透,呈淡青色,外殼光滑閃亮、堅硬、無附著物;體色發紅為應激或病原感染,可小水體測試區別兩者;甲殼粗糙、紅色麻點增多,一般為細菌感染;松軟為蛻殼或硬殼問題。
5.尾扇:正常蝦的附肢白凈,無附著物,發紅或發黃一般是細菌感染。
二. 看“內心”
1.胃:輪廓飽滿清晰,吃料后呈現飼料顏色,正常蝦即便沒投喂也不會出現胃完全排空現象;空胃、模糊和發紅為細菌或病毒感染。
2.肝胰臟:正常蝦的肝胰臟邊緣輪廓清晰,整體顏色為黑色或褐色為好,搗碎后為橙紅色;正常肝胰臟靠近中腸的一半有一圈白色包膜。
3.腸道:正常蝦輪廓飽滿清晰,筆直,為褐色或黑色,無斷節。
4.中腸后盲囊
5.糞便:
正常糞便:顏色為飼料的褐色,長度3cm左右,結實飽滿,沒有明顯的味道(揉,聞)。
異常糞便:糞便過長或過短(>4cm或<1cm)、顏色異常(紅色、白色、綠色)、結構松散、有腥味或土味等。
原因分析:消化問題、簇蟲寄生、攝食不良食物、投喂不合理等。
健康蝦與病蝦對照表
蝦類是底棲性的水生動物,平時大部分時間均棲息于水的底層,除了幼體期為了覓食,以及不正?,F象發生時,才會有浮游的現象。因此,殖戶每天首先要留意的就是蝦類的活動情況:
警鐘長鳴——以防為主,防重于治
蝦病預防比治療重要,平日注意水中浮游生物之變化(水色)及水、底質科學調控非常重要。管理不嚴謹,“臨時抱佛腳”。底質和水質的管理不是主動去養護,而是被動去改善。不愿意或不習慣定期使用相關的有質量保證的產品,認為用來養護水質和底質所使用的產品是浪費。再者是貪便宜,圖省錢,購買劣質便宜產品使用,不管效果(后果)如何,蝦病重治不重防,蝦得病時亂投醫。由于平時管理馬虎,又想“節約”養蝦,低成本養蝦的僥幸心理作怪,該預防時不預防,該養護時不養護,碰運氣,賭天命。其結果是亂投醫瞎用藥,平時想省的成本沒省下,反而成倍的投入打了水漂,到頭來只能是“望池悲嘆”。
養蝦重在 “養護”兩個字,理順養蝦思路,強化整個養殖過程中每個環節的細節管理,抓住關鍵控制點,“以防為主,防重于治”應成為每一個養殖戶的座右銘。
預防勝于治療,日常預防措施有:
◇ 消除垂直傳播的傳染源,不用攜帶病毒的蝦做親蝦。
◇ 切斷垂直傳播途徑。有條件的,盡量對蝦苗進行檢測,不用帶病毒的蝦苗。
◇ 培育健康蝦苗即不帶病毒,具有免疫力和抗體的蝦苗。
◇ 按生態修復理念,健康清塘、健康肥水、健康養水護底、健康投喂。
◇ 建議①采用低鹽度和低氮方法養殖,②采用淡水添加式養殖模式,③采用少量多次換水方式養殖。④建議在大規模對蝦養殖中,實行統一管理,減少病毒傳播。
◇ 關鍵時刻,如脫殼期、天氣變化、換季時節、水質底質惡化時,特別要注意加強管理,提前做好解毒、養護、抗應激的工作,安全度過危險期。
◇ 選用優質加強飼料。在飼料適當添加金多維、健長靈、酶解多糖、活力素、離子對鈣、清源等增強營養,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蝦一旦發病,必須注意什么?
蝦如果發病,必須注意不能馬上消毒,也不能使用大量的微生物制劑,這樣操作,只會加重蝦的病情。應該馬上用降解靈2包+應吉寧1包降解水體、蝦體毒性,增強蝦的抗應激能力,并優化、穩定水質,平衡pH值,第二天進行消毒,隔天要用解毒超爽,然后才進行水質和底質改良、去污,養水護藻,同時還必須結合內服,補充活力素、離子對鈣、清源、健長靈、金多維、新菌樂等恢復、增強體力的產品。
◇ 黑鰓、黃鰓、藍鰓、爛鰓的防治
癥狀:蝦的鰓部顏色由紅、棕色變成黃色、黑色或藍色,或腮部腫脹,嚴重時鰓絲萎縮、糜爛和壞死等,病蝦呼吸困難,導致死亡。
原因1.中毒性黑變:養殖水體受到化學物質的污染,特別是重金屬離子,如銅、鎘、汞、錳等,氨氮、亞硝酸鹽濃度過高,pH值長期偏低,慢性中毒引起黑變。
對策:經常檢測水質,使用清潔水源,定期使用百草解百毒+解毒超爽或凈水靈(1+1用2畝.米)降解重金屬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同時將清源、肝樂、百草解百毒、金多維各按1%拌料內服,連續拌喂3天,每天2餐。
原因2.藥物性黑變:用藥不當造成,如高錳酸鉀、硫酸銅用量過大,藥物粘附于白對蝦鰓絲表面,損傷鰓絲,引起黑變。
對策:避免使用此類藥物,或使用后加強換水,切勿超量使用,換水后及時用解毒超爽或凈水靈(1瓶2畝.米)解毒,同時將清源、肝樂、金多維、健長靈各按1%拌料內服,連續拌喂3天,每天2餐。
原因3.營養性黑變:飼料中缺乏維生素C或維生素C含量不足,引起鰓絲黑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對策:定期在飼料中添加新菌樂、金多維。
原因4.環境性黑變:細菌、真菌(如弧菌、絲狀菌)感染。水質、底質惡化,亞硝酸鹽含量過高養殖水體淤泥、有機碎屑、殘留飼料、糞便等有機污染物含量過高,粘附于對蝦鰓絲,常伴有固著類纖毛蟲,引起黑變。
對策:強化換水,抽除池底污泥,開啟增氧機增氧,先用三必康+百草解百毒+百安威或綠康露(1+1+1用2畝.米,如條件允許,可添加沸石粉混合潑灑,效果更佳),隔天先用凈水靈解毒,3小時后用降解靈+黑金神(黑金神須浸泡1夜)全池潑灑,并結合內服清源、肝樂、三必康、金多維。
原因5.應激性黑變:遇暴風雨或連續陰雨天,惡劣天氣,溶氧、溫度、鹽度分層,引起強烈應激反應,蝦免疫力下降也會引起黑變。
對策:注意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應激工作:按5畝.米全池潑灑六抗培藻膏1桶+特力鈣1包+降解靈3包,并在飼料中添加清源、百草解百毒、健長靈、活性蒜寶。
◇ 暴發性紅體、白斑病的防冶
近幾年來,紅體、白斑病愈演愈烈,病情急、感染速度快、死亡率極高,給養蝦業造成極大的損失,養殖戶欲哭無淚。紅體、白斑不折不扣成為對蝦養殖的“頭號殺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①是對蝦近親繁殖、種苗退化、抵抗力下降;②是由于工業污水、生活污水、養殖污水常年不斷排至大海,致使海區污染嚴重,水源日益惡化,進水和養殖過程中進行排毒解毒非常重要;③從歷年暴發性紅體的流行情況來看,流行季節主要集中在早春、春夏交替、夏秋交替和秋冬時分,究其原因,是由于換季之際,氣候變化莫測,溫差變化大,風向不定,這種變化持續時間長,致使養蝦水體的理化因子發生急劇變化,從而造成對蝦的強應激致使病毒爆發,造成大面積排塘。
病癥:病蝦離群獨游、空胃、攝食量大減,體微紅,頭胸甲及腹甲易剝開,有的甲殼可見白斑,鰓水腫,肝、胰腫大,變黃糜爛,體表粘附污物,感染病的對蝦易在大雨后死亡,或在水溫20~26℃期間產生暴發性死亡。
預防:對暴發性紅體、白斑的預防,請參照 “關鍵控制技術八-防·抗應激:護藻養水保蝦”的原因3和對策。
治療:
由于紅體、白斑急性暴發時,短短兩三天內即可全池感染,所以病情危急,不容拖延片刻;一旦發生暴發性紅體、白斑病,必須按以下步驟操作:
①立即停止進排水,減料或停1~2餐料;
②立即使用增氧、抗應激產品,按2畝.米把降解靈1包+應吉寧1包+離子對鈣300克混合稍加水全池潑灑,以緩解應激、提高對蝦抵抗力;
③第二天,選用三必康+百草解百毒+百安威或綠康露(1+1+1用2畝)溫和刺激性小的產品,清除或殺滅外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④第三天用解毒超爽(每瓶2畝.米)進行解毒,然后按5畝.米將新活菌旺1瓶+六抗培藻膏+特力鈣1包浸泡2小時后于上午全池潑灑,以養藻護菌。
⑤治療暴發性紅體、白斑,在處理水質時,必須結合拌料內服,而且內服藥物使用劑量應增大:早晚各1餐用復康(0.8%)、肝樂(1%)、健長靈(1%)、清源(1%)拌料投喂,中午用金多維(1%)、活力素(1%)、離子對鈣(1%)用粘合劑包被后拌料,連喂3~5天。
◇ 肌肉白濁、偷死(耗底)的防治
偷死、肌肉白濁病主要發生在中、高密度養殖蝦塘和高溫季節,通常在水溫28℃以上、養殖時間在50~80天左右較易發生,發病對蝦規格在60~70尾/斤,一般在富營養化且水質惡化的池塘極易發生。發病初期,一般每天在池底可發現2~3斤死蝦,隨著水質繼續惡化,每天在池底可發現20~30斤死蝦,甚至有些池塘每天出現一兩百斤的死亡量,蛻殼期間為死亡高峰期,若不加以控制,死亡現象會一直持續到收蝦季節,直至絕收。由于一般水表層很少能發現病蝦,攝食也較正常,絕大部分死蝦均是在池底才能發現,因此平時不易被及時覺察,故稱之為“肌肉白濁”、“偷死(耗底)”。癥狀:對蝦的尾部、腹部肌肉尤其是腹部第四至第六肌節變成不透明的白濁色,可擴大至整個腹部,病蝦不安、劇烈運動,死于池底。常伴隨黃鰓或黑鰓癥狀,有些可見軟殼、空胃甚至死亡等現象。
成因:高溫季節或中、高密度養殖,尤其到了中后期,對蝦的排泄物、殘餌、老化死亡藻類、池塘內有機物積累在池中,或無法排干凈,形成腐敗有機物,這些腐敗有機物在分解時會消耗大量溶氧,同時產生大量氨等含氮有害物質,而氨在亞硝化菌或光合細菌作用下轉化成亞硝酸,亞硝酸與一些金屬離子結合以后可以形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可造成對蝦代謝功能紊亂,抗病能力急劇降低。另一方面亞硝酸鹽損傷了蝦鰓,形成了鰓部腫脹,出現黑鰓或黃鰓,破壞對蝦攜氧能力,造成對蝦肝臟及鰓部出現異變如空泡化,進而造成了對蝦的大量死亡。而水、底惡化又導致水體病毒、細菌大量繁殖,對蝦在上述多種致病因素綜合影響下產生的白濁、死亡癥狀,實際是一種養殖環境惡化綜合癥。
預防措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殖環境惡化,絕非一日形成,因此肌肉白濁、偷死(耗底)的防控應從清塘、肥水和前中期開始。
①選擇優質苗,抗病力強;放苗密度要與養殖環境相匹配(蝦池結構、水源、進水排污設施、增氧設施的類型和配備等);
②嚴格按照本書所要求健康清塘、健康肥水、健康養護水質和底質、健康投喂。
③關鍵時節,注意將解毒和防·抗應激。
治療:白天在每臺增氧機底放半包底舒安,開動增氧機,傍晚時按3畝.米用六控底健康1包+粒粒神1包混勻后全池干撒,第二天用三必康+百草解百毒+百安威(1+1+1用2畝,如條件允許,可添加沸石粉混合潑灑,效果更佳)混合后全池潑灑;同時每公斤飼料加復康、肝樂、活性蒜寶、保肝靈各10克混勻粘合后投喂,每天2餐,連續投喂3~5天。
各種紅體病癥和防治
◇ 應激性紅體
當水環境中各種理化因子(如水溫、鹽度、pH值、氨氮及亞硝酸鹽等)突變時,對蝦一般會表現為紅須、紅尾,有時捕撈、施藥等工作也會造成這一現象,稱為“應激性紅體現象”。造成這種現象,是白對蝦本身的免疫系統不完善,抗外界的應激能力較差而引起的,所以應激性紅體在對蝦的整個養殖過程都有可能發生,如在高溫多雨的夏季,天氣突變,暴雨之后,大量排換水之后等。
防治措施:
①在高溫多雨的季節,投放增氧、解毒、抗應激產品如降解靈+應吉寧+百草解百毒,以保持養殖水體的穩定性,同時在飼料中拌喂肝樂、健長靈、金多維等增強對蝦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②暴雨之后,應立即開動增氧機,減少出現水體分層的現象,并投放降解靈+應吉寧+百草解百毒,以保持養殖水體的穩定性,同時在飼料中拌喂肝樂、本草康、清源、健長靈等增強對蝦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③排換水量平時不應太大,每次排換量以不超過總水體的10%為限,同時開動增氧機,換水后可使用應吉寧+百草解百毒。
④在各種理化因子變化之后,選擇百草解百毒和綠康露刺激性小、較溫和的藥物進行消毒,防治疾病,同時在飼料中拌喂肝樂、金多維、清源、健長靈等增強對蝦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 副溶血弧菌性紅體(又稱“紅腿病”)
病因:由副溶血弧菌或氣單胞菌等屬中的一些種類侵入對蝦血淋巴中并大量繁殖而引起。
病癥:病蝦附肢變紅,特別是游泳足最為明顯,同時往往身體也變紅,頭胸甲及鰓區呈黃色,但其肝胰臟的變異不明顯。病蝦表現為活力差,在池邊水面緩慢游動或沉底不動,有時旋轉或垂直游,反應遲鈍,厭食。血淋巴渾濁、鏡檢血淋巴血細胞少,可見許多運動活潑的細菌。這種病癥在兩廣、海南、江浙、上海等養殖老區尤其嚴重,究其原因是池塘的清淤、消毒工作不徹底,加上放養密度過大引起的。此現象經常發生在氣溫較高、降雨多的夏季。
防治:
①按“生物清塘·消除隱患”的步驟徹底清塘;
②提高水位,保持良好水質,不投喂鮮活餌料,絕對禁止投喂腐爛變質的小雜魚蝦等,每周用1次六控底健康+粒粒神。發病之后,按2畝百安威1瓶+三必康1包混合使用,第二天全池潑灑新菌樂(300ml/畝.米)稀釋100倍后潑灑。
內服:將三必康、肝樂、清源、活性蒜寶各按1%拌料,每天2次,投喂5~7天即可。
◇ 病毒性紅體(又稱“桃拉病毒癥”)
病毒性紅體又稱“桃拉病毒癥”,主要表現為病蝦紅須、紅尾、紅體、病蝦不攝食或少食,在水面緩慢游動,撈離水面后一般會馬上死亡;病蝦的甲殼變軟,與肌肉分離,基本無紅腿現象,但是肝胰臟腫大或糜爛,腸道發紅、腫脹。
防治措施:
①按“生物清塘·消除隱患”的步驟徹底清塘;
②加強對蝦苗的病毒檢測,可采用RT-PCR技術檢測,以保證蝦苗健康不帶病毒;
③盡量保持養殖環境的穩定性,養殖過程定期投放保水調水型有益微生物制劑,如新活菌旺、新菌樂、黑金神,定期投放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根據情況投放增氧、解毒、抗應激產品如百草解百毒、肝樂、降解靈、應吉寧等;
④定期在飼料中投喂免疫增強劑,如肝樂、活性蒜寶、金多維等。
池蝦一旦發現有了桃拉病毒,應采取以下措施:
潑灑:停止排進水,用降解靈、應吉寧各500克/畝.米潑水,第二天用綠康露(200克/畝.米)全塘潑灑。
內服:將復康(0.8%)、肝樂(1%)、活性蒜寶(1%)三者配合拌料,效果顯著,午餐可選用金多維、肝樂、酶解多糖各按1%拌料,投喂5~7天即可。
◇ 爛眼、爛鰓、爛尾病
爛眼病蝦行動呆滯,常匍匐于池內,時而浮水面打轉、翻滾、眼球腫脹,由黑變褐,逐漸潰爛直到雙側眼球脫落,僅留眼框。隨著病情發展,肌肉變白,血淋巴內也可能發現細菌,一般在一個星期內死亡。
爛鰓或爛尾病蝦變灰色或黑色,腫脹,鰓、尾變脆,從邊稍向基部、尾部壞死潰爛。有的發生皺縮或脫落,鏡檢潰爛組織大量細菌,重的連血淋巴內也有細菌。
發病原因:池水有機質過多,水透明度低于20公分,氨氮含量高,池內弧菌單細胞桿菌大量繁殖。
防治:立即換水,把池內的底層污水污泥排掉,先用三必康+百安威消毒,第二天用六控底健康+得立康。
內服:將肝樂(1%)、三必康(1%)、金多維(0.5%)、活性蒜寶(1%)拌料,每天2次,投喂5~7天即可。
◇ 絲狀細菌感染病
細菌感染的蝦鰓部的外部多呈黑色,或棕褐色,頭胸部附肢和游泳足色暗淡和似有棉絮狀附著物,這是粘附于絲狀細菌之間的食物殘渣,水中污染物或單胞藻,原生動物等,鏡檢可見鰓上或附肢上有成叢的絲狀細菌附著,細菌感染后的對蝦大部分不吃料或少吃料。
發病的原因是池水太肥,有機質含量太大,換水少、殘料過多造成了毛霉亮發菌和硫絲菌繁殖太快,對蝦幾乎全池性感染,七天內死亡,死亡時肉眼看似正常蝦死亡一樣。
防治方法:注意投料不能過量,不能剩余料,保持池水新鮮與透明度30~50cm,發病后應加快換水,先用三必康+百安威潑灑,第二天上午用凈水靈+百草解百毒解毒,2小時后用新活菌旺,每間隔一天使用1次活化后全池潑水,連用兩次。
內服:肝樂(1%)、三必康(1%)、保肝靈(0.5%)、清源(1%)拌料內服。
◇ 纖毛蟲病
病因:聚縮蟲、累枝蟲、單縮蟲、鐘形蟲等寄生蟲在蝦塘有機物多,pH值較低,流水不暢的污濁水中生長繁殖,游泳體附在卵、幼體、蝦的體表、鰓、附肢上而發病。
病癥:當蟲體大量附生時,病蝦的鰓、體表、附肢等外觀呈黑色,體表具灰黑色或淡綠色、鐵銹色(隨不同種類)的絨毛狀物,頭胸甲鰓區變黑,病蝦早晨浮于水面,反應遲鈍、不攝食、不脫殼、生長停滯,主要影響對蝦呼吸。有這種病的蝦生長緩慢,吃食消減,少脫殼,養殖時間長,成本高。
防治:用促進蝦脫殼的方法來防止纖毛蟲的危害,操作方法:每畝.米用三必康(300克)+百安威(200克)+沸石粉(10公斤)用水稀釋后全池潑灑,用時開足增氧機,然后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改良底質。同時內服清源(1%)+三必康(1%)+肝樂(1%)+離子對鈣(0.8%),每天兩次,連用2~3天。用這種方法安全無副作用。
◇ 黃頭病
病因:黃頭病毒感染引起。
病癥:病蝦活力低下,食欲減退,不規則地游動于水面,頭胸甲呈黃色或發白、膨大,鰓變成淡黃色到棕色,肝胰腺變為淡黃色,此病尤以幼體及50~70天齡蝦發病嚴重,死亡率高達80~90%。
治療:
潑灑:用百草解百毒(500g/畝.米)+百安威或綠康露(200g/畝.米)進行水體消毒,第二天上午用凈水靈+肝樂解毒,2小時后用新活菌旺與沸石粉混合全池潑灑。
內服:將肝樂(1%)、復康(0.8%)、適菌旺(1%),拌料每天2次,連用3~5天。
◇ 維生素C缺乏病
癥狀:在腹部、頭胸甲和附肢關節處或關節附近,鰓以及前、后腸壁上出現黑斑,厭食、腹部肌肉不透明。
治療:1.用超C潑水,超C(0.5%)、健長靈(1%)、金多維(0.5%)、肝樂(0.8%)拌料內服,早晚各1次,連服5天。
2.如水中有益藻類缺乏,可適當追加六抗培藻膏,培養有益藻。
◇ 腸炎病
病因:餌料質量差,或因細菌感染或攝食某些藻類中毒引起。
病癥:病蝦消化道呈紅色,有的胃部呈血紅色,中腸變紅且腫脹,直腸部分外觀混濁,界限不清。
防治:檢查餌料是否發霉或變質,或更換優質飼料。
潑灑:改善水體環境,按2畝.米用1瓶百安威+1包三必康兌水后全池潑灑,晚上按3畝.米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各500克干撒;第二天可按2畝用1瓶清源+1瓶活性蒜寶+1瓶肝樂兌水后全池潑灑,酌情隔天可再用一次。2~3天后可根據水質的變化情況,用浸泡一晚上的黑金神與降解靈混合全池潑灑。
內服:腸順康(1%)、肝樂(1%)、清源(1%)、金多維(0.3%)、健長靈(1%)早晚各1次,連服3~5天。
◇ 白黑斑病
病因:由于養殖環境異?;蝠D料質量低劣而引起的蝦體自身生理性反應病癥。
病癥:對蝦腹部每一節兩側甲殼的側葉對稱地出現一個白色斑塊,斑塊形狀大致呈橢圓形,但不規則,隨著病情發展,一些病蝦的白斑能轉變為黑斑或白黑斑共存,有的病蝦頭胸甲兩側、第二觸角鱗片、額角、尾扇等也會出現白斑,感染率和死亡率可達50%以上。
防治:提高蝦池水位,保持優良水質,先用三必康+百安威(1+1用2畝.米),第二天用解毒???/span>(500ml/畝.米)+應吉寧(250克/畝.米)+百草解百毒(1包2畝.米)解毒護水,飼喂優質飼料,補充肝樂(1%)、三必康(1%)、金多維(0.5%)、活性蒜寶(1%)、清源(1%)等增強抗病力和抗應激力。
◇ 痙攣病(抽筋癥)
病因:理化因子異?;蛭r受驚、或投喂低腐敗變質飼料而引起。
病癥:發病對蝦開始時肌肉痙攣并向腹部彎曲,嚴重時尾部緊貼在頭胸部的腹面,身體僵硬,失去游泳能力,側臥于池邊水底,有的伴有腹部肌肉變白,不透明,這種病蝦一般不能恢復正常而死亡。
防治:發病季節提高水位,白天不用拉網,改在晚上用筐網取蝦,先用降解靈(500克/畝.米)+應吉寧(250克/畝.米)+百草解百毒(500克/畝.米)潑水以抗應激,補充肝樂(1%)、金多維(0.5%)、健長靈(1%)、清源(1%)等維生素或礦物質有助于預防痙攣病和恢復健康。
◇ 防控亞硝酸鹽中毒和偷死的新思路
解毒排毒→補鈣、補能量→培藻肥水→保肝健腸、修復損傷
1.解毒排毒,緩解毒性,降低死亡率:當魚蝦亞硝酸鹽中毒時,最直接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將魚蝦血液中的毒性排出或降解。目前實用有效的方法是:上午將用粗鹽或海水晶全池潑灑解毒(每畝.米用5公斤),下午用百草解百毒+解毒超爽或凈水靈(1+1用3畝.米)解毒;并在飼料中拌喂肝樂、百草解百毒、清源以排毒。
2.補鈣、補能量,防應激,維持正常體能:亞硝酸鹽中毒后,魚蝦食欲不振甚至停止攝食,但此時魚蝦應激所消耗能量卻是平常的5~10倍,一方面是魚蝦攝取的能量減少(出現軟殼、空胃、肝腫等),另一方面是消耗的能量倍增,因此造成魚蝦在短時間內因能量耗盡力竭而死亡。因此應按4畝.米潑灑特力鈣(1包)+應吉寧(2包)+降解靈(3包),及時補鈣硬殼,補充能量和防、抗應激。
3.培藻肥水是解決亞硝酸鹽的根本方法:藻類生長旺盛不僅可以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而且能夠促進水體中物質轉換和能量流動,可為亞硝酸鹽的轉換提供有利的條件,這時候的肥水培藻要求快速和持效相結合,應按5畝.米將六抗培藻膏1桶配合3包新菌樂使用,可得到的理想水色和降解亞硝酸鹽。
4.保肝健腸、修復損傷:魚蝦亞硝酸鹽中毒出現出軟殼、空胃、肝腫等,如不采取補救措施,會留下后遺癥,如影響攝食、抑制生長,重則停止生長甚至慢性死亡。因此必須在飼料中拌喂肝樂、腸順康、離子對鈣、保肝靈、清源各1%,連喂3天,每天2餐。